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介绍张宗岐 | 张宗岐的承诺 | 认识张宗岐 | 治癌理论及应用 | 我要预约 | 关于我们
  同康协会 | 就医指南 | 癌症综合治疗 | 攻法治癌特色 | 癌友的企盼 | 在线论坛 | 博客在线 |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 新医学模式结硕果
全科医生的涌现
[  作者: 版主    引自: 本站原创    点击数: 2274     ]

作者与癌抗争十多年,对癌友及家属的心情、要求很了解。癌友们希望在得癌之后,能找到一位既能对癌症进行卓有成效的常规治疗,又能在康复阶段予以系统的指导,帮助制定切实可行的康复计划,并在康复过程中能及时得到指导咨询。为此癌友企盼着这样的全科医生的涌现。癌友心目中的全科医生,应是具有什么样的品格呢?

1.要有高超医术。要一专多能,掌握常规治疗中某一种治疗手段,并熟悉其他常规治疗适用范围,能正确的判定某一类癌采取的最佳治疗手段。从病症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自己熟悉的治疗手段出发,制定常规综合治疗方案。这样的手术、化疗、放疗、中医学各有所长的几位专家,组成综合会诊组,制定制疗方案,然后由住院医生遵照实施。在治疗中,随着癌友的病情心理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方案。以期达到较好的疗效,最大限度的减少失误,提高存活率。这是癌友的最大的企盼。治癌医生要达这样的医疗水准,医生就要加强学习和实践。

1)适应医学模式转化,改变旧的思维定式。医学模式的转变对造就医药卫生人才的知识结构将产生深远影响。临床医生必须更新知识和观念。因为生物医学模式建筑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之上,习惯于此模式的人往往不重视心理学、社会学知识;也没有从心理学、社会学方面联系健康和疾病的观念和习惯,如欲真正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则必须改变知识结构,并更新观念。

①要求医学研究人员要熟悉生物医学的最新科学知识,尽可能利用现代的新技术探索医学科学仍未解决的生物医学难题;要求将基础医学研究与临床医学前沿的需要结合起来,探索癌症等尚未被解开而又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课题。要深入研究心理(精神)因素对机体和疾病影响的机理。新世纪开始了,可关于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机理,尚未被充分了解,如心理因素在癌肿发生发展中起什么作用,怎样起作用,还缺乏实验证明。一般地说,心理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以人体的生物结构和功能为表现形式,但是,两者究竟如何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仍不能系统地、准确地阐明。只有洞悉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关系,才能清晰地认识心理因素的影响,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②要改变临床思维方法。以往习惯于局部定位和特异性病因的思维。局部定位思想在认识疾病过程中,有的忽略了复杂的整体联系,所以有局限性。有些疾病,并不能在局部找到明显的病灶,主要是由于组织器官之间相互关系紊乱而导致功能性或代谢性疾病,在临床治疗中,在解决局部病灶的同时,必须兼顾整体。特异性病因观念虽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完全解释疾病发生过程中许多复杂的现象。目前,针对特异性病因的治疗仍占主导地位,但人们已日益重视机体的自身防御、代偿和调节能力。如对恶性肿瘤的治疗,除化疗、放疗、手术以外,常辅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的疗法,如试用转移因子和中医的扶正固本。总之,临床思维要突破旧的思想模式和习惯,树立先进的辩证综合思维方法。

③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的日趋整体化,预防医学与治疗医学日益相互渗透和促进。在现代医院中,临床医疗与预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医学服务已从治疗扩大到预防,从生理扩大到心理,从技术活动扩大到社会活动,从院内扩大到院外。专家认为,医院“现在已发展成为包括预防疾病及恢复病人健康,使之回到工作岗位上在内的医疗中心”。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示人们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仅靠控制生物、理化因素已远远不够,还要控制心理、社会因素。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必须进行预防。否则,不仅难以治愈癌症,即使治愈了,也难以巩固疗效。这就要求现代的医院必须在三级预防(即一级预防或病因学预防,二级预防或发病学期预防,三级预防或病残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求临床医生在日常医疗的各个环节中体现预防观点,落实预防措施,完成预防任务;要求医院扩大服务范围,从技术上、配备上、管理上成为社会预防的指导中心。

不仅如此,还要掌握国内、外抗癌的新进展,不断提高医疗水平,企望能创造出有自己特色的新疗法。如山东省留美学者于宝法教授创造“缓释库”法治癌;北京张仁济、张大宁教授的百草治癌新法及北京广安门中医院张宗岐教授创造的以毒攻毒的直接杀伤癌细胞的方法等等,对提高生存率都有显著的疗效。

2)掌握心理治疗知识理论。

①医生所做的一切,首先是帮助癌友获得心理解放。当然癌友自己也必须树立信心自己解放自己。医生应该认识到癌友的心理治疗是整个治疗的组成部分,与医学治疗同等重要。目前西方倡导“想象疗法”,用其深信不疑的语言,调动心理潜能,治疗效果明显。

②帮助患者区别多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癌症患者多疑是心理变化中的一大特点。多种病或癌的合并症引起的临床症状,常常被混为一谈,误为转移,造成不良心理,严重的影响康复。医生在诊治过程中,应指出哪些症状与癌有关,哪些症状与癌无关,这也是心理治疗的一环。

③帮助患者找到自我战胜疾病的有利因素。绝大多数癌症患者平素身体健康,甚至是从不诊病、服药的人。当医生向这类病人指出身体的素质很好,是康复的基础时,精神安慰的作用会马上见效。医生与患者相互配合,中西医治疗相结合,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家属护理相结合,患者待遇与医疗条件相结合,药物治疗与精神鼓励相结合等等,都可使患者产生安全感,从而反映出心理治疗的潜力。

④同情心和信任感是医患关系的准则。对医生,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同情心是人道主义的集中体现,它能使医生与患者建立起非常融洽和亲切的关系,患者愿意毫无保留地向医生倾诉衷肠,这很有利于医生掌握其心理状态,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

2.要有高尚的医德

从人道主义出发,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癌友的主观能动作用;不单纯治癌,要治癌救人,留人治癌。医生的高尚医德集中到一点,就是关心癌症病人。一位资深的学者曾说:“关心病人的全部奥秘在于对病人的爱护”。然而,由于少数医生的错误行为,使多数医生给人这样的印象——不管在疾病的早期还是晚期,从诊断到治疗,无论疾病是控制还是复发,以及病在痛苦和死亡的过程中,医生都不知道关心病人的重要性。而且,医生还面临对临终期癌症和其他垂死病人照顾时的麻木不仁,让人心寒。

我们无数的经验和事例说明,现在还无法预料癌症病人的病程和结果。那种“他将在6个月内死去”、“我说他只能活一年”之类的话,对医生来说是不可原谅的言论。因为如此准确的预后,是绝对没有根据的。病程和终结只能由一天一天的观察来决定。不管情况多么严峻,希望总是存在的。的确,医生的失误往往是由于没有向病人和家属强调,癌症扩散的过程是变化不定的。对医生的误解都是由于医生不合时宜的讲话和不适当的方式方法所引起。

如何关心癌友,我认为医生与病人的第一次会面是非常关键的。癌症病人的情况一般都比较严重,这是因为他们可能以前已做过检查,已作出试验诊断。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靠商量的方法,对病人的处境给予同情和关心。癌友的感情是很脆弱弱的,他可能想到最坏的地方。恐惧与不安,他需要医生不要把他当作癌症病人来对待。他希望有人对他同情与理解,而这些只有医务工作者能做到。一个无意的评论,一个匆促的检查,或一个粗鲁的举止,都可能影响病人的整个疾病医生友善的行为对病人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人的关心。如何关心和照顾病人,医生与医生,病人与病人都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所有的医生都必须做到:听、理解和解释。有时在几分钟内即可作出解释,有时则需较多的时间。一时不能解释的,最好留待以扣安排适当的时间再说。无论如何,在第一次会面后,病人必须有一个信任和希望的感觉。

3.要有良好的医风

医生要有责任感,给癌友强烈的信任感。首先医生要真才实学、过硬的业务能力。医生向患者展示自己熟练的业务能力时,不要谦虚,而要实事求是。临床实践证明,良好的技术和理论水平将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心理治疗的基础和保证。如果医生缺乏理论水平和临床实践,要想取得患者的信任是不可能的。医生要有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与和蔼可亲的言行举止。讲解问题、分析病情要用科学、准确、通俗的大众语言,向患者解释治疗的机理和可能取得的良好效果,并介绍医学界治疗癌症的最新进展,以增强信心,看到光明。此外,医生应有安祥、稳重和文明的外表,这对患者及其家属具有莫大的感染力,能大大增强癌友自身的心理解放。

抗癌实践使癌友们认识到:诊断治疗疾病是医术;讲解、分析病情是艺术。医生只有在临床实践中将医术与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病人的心理。医生首先要对患者进行热情细致的检查,全面的会诊辨症,力求准确、详尽地诊断和预测病情的转归,策略地向患者说明诊断与治疗的意见,才能取得患者的初步信任,。其次,向患者介绍经治疗有明显好转的或已临床治愈的类似病例,嘱患者前往访问;同时,请当时在场复诊的同类患者讲述自己的治疗过程及病情转归,以增强其信心。最后,全面分析病情,对症下药。用药过程,除治本外,还要特别注重消除患者最敏感、最现实、最突出的一些症状。患者的不良心理,导致病情加重,形成不良心理与病情加重的恶性循环。在心理和药物治疗上,都要注重打破这种恶性循环。医生要选择好“突破口”,促成心理改善与病情好转的良性循环。这个突破口应该是患者的主要症状。例如,癌症患者多数伴有疼痛,用药后很快止痛,可使他们非常显著地感到治疗的效果,从而振奋精神,调动内在潜能,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其信心和信任感,掌握治疗的主动权。

良好的医风能帮助癌友建立信心,看到希望。从不良心理状态中尽快解脱出来。希望也是生命之源,意志坚强、性格开良、积极生活,是战胜疾病的强大的精神力量。人活是活精神,癌症患者尤其如此。

 

 
  网站首页  | 专家简介 | 新闻动态 | 同康协会 | 在线论坛 | 关于我们  | 地理位置
Copyright ? 2007 GYZLW.COM Inc All Right Reserved
国医肿瘤康复网 版权所有   黑ICP 备 06008684 号